{ 前瞻學士學位學程 }
最近更新於 2024-04-18
沈泉叡 先生
畢業學年度
107學年度 前瞻學士學位學程 學士
任職單位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工程師
簡介
 個人簡介* 我在高職時代就曾接受嚴厲的選手培訓,於民國102年代表新北高工參加「全國工科技藝競賽-鑄造類」,榮獲「金手獎」的佳績;而在得獎後到畢業之間,也不忘再精進自身的各方經驗,便參加了「全國專題技藝競賽」,在此組織了我人生第一個團隊;往後到了大學也被老師們請回來教導年輕選手,而一教導就是5屆選手直到大學畢業步入社會。
高職畢業後,透過技優甄審進入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就讀,在與各方主任與校方高層的溝通及探討之下,「前瞻學士學位學程」就此成立,而我也有幸成為了第一屆的學生,接受客製化的職涯專業輔導;在這草創的第一年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與老師、院長等接觸及探討,因此讓我在技職教育上有更深層的體悟,瞭解到教授們口中「由匠到師」的意涵。
在前瞻學士學位學程就讀期間,參與了學程開設之「產業達人探索與實習課程」,透過拜訪全國不同產業之達人,從各種不同職業能瞭解到各式技術的差異,並將這些差異應對到本身技術之中,再透過系上課程的觀念進行反思,使「由匠到師」的涵義更加深刻領悟;而學程中個別教育方案(IEP)的適性輔導,使我能先後參與「墾丁民宿改裝專案」及「高教深耕古坑桂林USR計畫」等計畫;在「墾丁民宿改裝專案」中我是擔任專案中的團隊領導人,是負責作為團隊中企劃、協調及分工的主要腳色,而對上也要成為業主和團隊之間的溝通橋樑;而在「高教深耕-古坑桂林USR計畫」中則是擔任學生助理代表,不只擔任專案助理的腳色,還是整個計劃負責管理參與學生的主導者,也在此將課程中考取到的「專案管理證照」,透過實習場域進行實際運用,將自身專業運用到實務場域,落實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而實習中的領悟以及省思,使我了解組織團隊不只是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跨域整合」的軟實力,因此藉由前瞻學程課程中發想的創新產品,使我有這個契機組織了我的第二個團隊,此團隊包含機械、電子、管理等各領域的成員,在相互跨域配合的前景之下,榮獲了2017年「創新創業團隊企劃競賽-第一名」的殊榮。
大學四年級則至「萬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實習,擔任職務為機械結構製圖人員,因實習表現不錯,畢業前即獲得該公司預聘用資格,爾後繼續在此公司上班。
在畢業後到就業的期間中,我也開始思考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改變,才能將自身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於是我毅然決然的辭掉原本安逸的工作,透過原本就指導了5屆選手的經驗,以及已經大學畢業的資格,決定先回到母校新北高工,由擔任代理技術教師來磨練本身的歷練,也透過本身的經歷以及業界的回饋,可以提出與本科老師不同的見解,藉此來再進行反復思考。
在重新回到新北高工的我,本身職務是訓練鑄造選手,將原本凌亂的訓練制度條而有序地重新規劃,也將自身的實務經驗進行傳承;在此也不忘學習新的技術,不單單是精進原本鑄造的技術,也包含108課綱中新增的機械基礎實習、焊接以及CNC車銑床等新的課程。
而人生就是如此無常,在我教學滿2年且台師大碩士班也報考上正在攻讀時,我比賽時期的裁判找上了我,屆齡62歲的這位裁判是我當年比全國競賽時非常欣賞我的師長,目前任職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擔任工程師的他希望我能去承接他的衣缽,使他在國家中山科學研究的研究有個能傳承的香火,而我也是在鑄造上有不錯的底質因此他看上了我,而我也不付他的希望目前到了中山科學研究院-材料光電研究所-冶金組擔任工程師一職,也使我的專業「鑄造」得以學以致用,為我國各式飛彈之合金外殼出一份心力。

相關連結
創新創業團隊企劃競賽,國立雲科大未來學院前瞻學程奪冠
https://n.yam.com/Article/20171213722906

創新創業團隊企劃競賽 雲科大未來學院前瞻學程奪冠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5581.aspx#.X2G8OD_iuuV